English

关注经济适用房

1999-02-14 来源:生活时报 东民 江北 我有话说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房价格太高,大多数普通群众无力承担,致使大量的商品房空置。因此,国家推出了一种适合于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推出后,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各种媒体也炒得非常热闹,但销售情况并不很乐观,问价格的人多,真正掏钱的人少。日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对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5市居民进行了一次电话访问。

经济适用房曲高和寡

在本次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知道经济适用房,但仅有21.4%的公众了解经济适用房的有关规定,多数人(53.5%)从媒体上得到零星的了解,偶尔见到一些报道或听说过的人占25.1%。

在各地进行的“经济适用房认购会”上,有59.3%的被访者参加过,其中有32.6%的公众不只参加过一次。但公众对目前提供的经济适用房的总体评价不高,十分满意的只占7.4%,认为可以接受的占27.7%。经济适用房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何在呢?在调查中,有6成左右的人认为价格太高,难以适应。有15.24%的公众认为可以考虑,认为能够承受目前价格的只占24.65%。其中北京的房价在5市当中是比较高的,大约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上海只有2485元/平方米左右。

在本次调查中,公众对经济适用房的位置评价也不乐观,仅有18.6%的公众对经济适用房的位置表示满意。有47.8%的公众认为位置比较远,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还有33.6%的公众认为位置太远,不能考虑。以北京为例,除去一些4500元/平方米,靠近市区的房子外,还有一些房价在2000元—3000元之间。但是位置太远,据1998年秋天第一次房展会资料显示,每平方米在3000元以下的住宅共有13处,其中6处在通州,最近的也在四环路以外。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对象是工薪消费者,这些人上班地点主要是在城区,住在远离城区的市郊或郊区县,交通不便。

在经济适用房的面积上公众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34.2%的公众认为目前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小型的较少。超过7成的公众比较看好30—80平方米的房子。专家们认为,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型住宅,房型如一室、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二室二厅,售价10—15万元之间,符合国内的消费水平,也符合我国城市家庭的现有结构,可以长期满足居民的稳定需求。

据建设部统计,截至去年6月底,各地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达3270.7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4.93亿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令人欣喜,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有关人士指出,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像政策所规定的那样做到微利销售,一些开发商巧立名目,对经济适用房实行加利销售,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再加上位置、面积方面的原因,许多人还是买不起房。

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在增强

目前国家对经济适用房的具体销售办法还没有出台,另外,一些房地产公司并没有办齐各种必备的手续,为了尽早吸引消费者而对外宣称是经济适用房,因此有必要提醒消费者在认购时仔细询问,看到各种手续、证件齐全后方可认购。

尽管在已有的经济适用房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公众的购房信心仍在不断增强,据今年上半年的调查,认为当时是购房的合适时机的人为7.4%,而在此次调查中,认为现在是购房的合适时机的人为21.3%。据了解,北京去年10月底的房地产交易会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而在12月份的房交会上,公众的购房热情明显回升,北京回龙观小区在3天的认购活动中共签订认购协议书323份,签订认购意向书216份,协议面积4万多平方米。令人可喜的是,签订认购协议书的个人占90%以上,这同去年上半年以单位购买商品房为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有关专家指出,公众的购买信心增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宏观经济开始逐步回升,公众的信心开始增强。其次是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出台,降低了房子的成本,有效降低了住房价格,例如北京就减半了23项收费,至少每平方米可下降600元左右。另外,由于银行利息降低,住房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寻求保值的首选手段。

经济适用房是根本出路吗

在本次调查中,认为经济适用房是根本出路的公众比例为58.7%,认为经济适用房可能会逐步消失的占28.6%,认为根本不应设立经济适用房的公众比例为12.7%。

与此相反,大多数专家则反对把经济适用房当作解决住房的根本出路,认为经济适用房仍然是不平等的,是一部分人占了政策(主要是土地价格)的便宜,而且,低利润率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专家们建议,与其用这种政策补贴减少收益的方式去人为创造需求和市场,不如将全部应付出的补贴变成增加职工的工资和收入,从而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去解决住房问题。西方社会的发展表明,虽然政府尽量健全房地产的各种机制,统一降低、减免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相关的税费,将政策优惠给尽可能多的人并在完全的市场上执行,但仍然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或建立“廉租屋”,以保证他们居有其屋。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适用房将长期存在,虽然它的形式和范围可能会随着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